导读:2012年是多事之秋的一年,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服装安全等等,可是这些安全问题随之的跟着2013年的步伐而来,又掀起了一轮风波。前段时间安全质检局抽查了一批知名大品牌的服装里,结果表明含有很多不合格的物质,小编近日走访各大商场调查,发现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之前被抽查的“含毒”的服饰,依然销售火爆,并且是不少消费者卯足劲的血拼对象,这次知名品牌服装丝毫没有下架的意向。
知名品牌服装检出有害物质 让市民如何放心?
日前,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某国际环保组织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141件服装样品,种类包含男装、女装、童装,款式包括牛仔、裤子、T恤、连衣裙和内衣等,并对这些衣物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样品中,有89件被检测出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占到总样品数的2/3,并几乎涉及全部品牌。其中,ZARA生产的卡其色童裤,被验出含有NPE、塑化剂及芳香胺,这些都是致癌物质。Levi"s的一件黑色T恤也含有芳香胺。媒体称调查显示,包括Jack&Jones、Calvin Klein、Levi"s、only以及ZARA、H&M等20个国际国内知名时尚品牌的服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并最终将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在产品中。
“毒衣”品牌与其标榜的理念名不副实
网民对“毒衣”带来的危险表达了担忧,国际知名品牌居然也生产这种危害人们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服装,这与他们的品牌名不副实。含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残留的衣服,当被洗涤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就会被冲掉,并进入水环境,或者当衣服被丢弃后,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能进入到环境当中,这将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网民表示,这么多价格较高的知名品牌都含毒,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这些品牌无疑与其素来标榜的一些绿色、健康理念名不副实,价格不但贵还危及生命。调查显示,全球20家大品牌的服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有害物质。花大价钱买来的国际大品牌居然涉毒,让人感到意外。而且所谓名牌,应该是通过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商誉,为消费者制造质量优良的产品而形成的品牌美誉度与知名度。
含有不合格化学物质的“毒衣” 对人体造成危害
偶氮类染料在人体内所产生的致癌芳香胺化合物可引发膀胱癌、输尿管癌、肾盂癌等恶性肿瘤,它的中间产物苯系可引发白血病。此外,残留在服装染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积聚在肝脏、骨骼、肾、脑等部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而在王晓宁看来,“毒衣”带来的危害通常都不易在短期内显现,“有机挥发物质或甲醛超标引发皮炎时会较早表现出来。但人们往往会忽视服装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长期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发痒、红肿、溃烂等等,危害甚广。
不能把消费者的健康置诸度外
市民认为,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这些服装企业必须主动承担起对消费者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呼吁生产者能真为大众着想,健康第一、环保第一。
“衣食住行”,以衣为先。人们很难把服装与危害这个字眼联系起来。事实上,有毒的服装对人体的伤害不亚于有毒食品。一件服装从衣料的成形到服装的制作过程中,‘留毒’的机会随处可见。我们购物会遇到重重问题。如果这些名牌的制作公司还想今后继续销售产品,就应该负担起与其品牌相当的责任,就是对消费者负责,进行相应的赔偿,并承诺今后将严格管理,不再发生类似的质量安全丑闻。
市民高呼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市民认为,就算企业承诺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政府监管也不能缺位。媒体报道称,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使用为例,虽然欧盟组织的要求比较严格,但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相关法规规定。我国很长时期内都在扮演“服装加工厂”的角色。就产业链来讲,从起点的棉纱供应到终端的成衣加工,中国都是世界工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产业链发展壮大也带来环境污染。不管是大品牌,还是小品牌,政府的监管、环保组织监督与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缺一不可。
只有加大力度监管,才能恢复服装行业的“生态平衡”让广大市民能穿上安全的服饰。服装”有毒”产生出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对人体的各方面机能也有损耗,如果极力监管市场,那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就无法保证。不管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服装企业,还是地摊上的山寨衣,都要加强监管,特别针对于山寨衣服,因为它们没有固定的品牌、工厂,必须得靠政府大力并且严格的监管。才能还给市民一个安稳、健康的购衣生活。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