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宁公司一声裁员令,国产运动品牌服装增长陷入困局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李宁、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体育用品企业,2012年*新订货会数据、库存积压数、计划新开店铺等均处于近年来的*差水平。国产体育品牌是否将集体遭遇行业向下拐点,裁员序幕会否就此拉开?
本土运动品牌服装陷入增长困局
春节刚过,李宁品牌服装即宣布裁员,以降低人员成本,目前具体人数还未确定。根据李宁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2011年集团收入预计较2010年下降6%-7%。
此外,匹克、特步、361度、安踏等国内一批运动品牌服装也都面临着相近的困扰。记者从营业额曾一度超越李宁的安踏了解到,成本上升和销售渠道存货积压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体育用品零售市场的竞争,集团预期未来将面临一定的压力。
从国产体育品牌服装的扩展轨迹可以发现,无外乎是借助了北京**会的东风以及一股赴港上市热潮,充足的资本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据东兴证券服饰行业分析师谭可跟踪统计分析,2007年-2009年集中上市的本土运动品牌企业新增门店数合计达到近2万家,2009年末终端数量较2006年末增长了近2倍。
然而,疯狂扩张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却是规模增速下滑、市场集中度偏高、存货高企等种种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多家上市企业调低2012年销售预期,甚至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
品牌服装战略**李光斗表示,2011年本土运动品牌的竞争态势发生了变化,安踏在营业收入上超越了李宁。“目前本土品牌面临的困境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本土品牌在北京**会之后并没有很好地成长起来。”
国产体育品牌服装出路何在
业内分析认为,体育品牌服装企业不仅面临同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压力,同时还受到休闲行业的市场挤压。一方面,大量低价多款且具有快速补单和调货能力的本土休闲品牌遍地开花,另一方面ZARA、优衣库等洋品牌的推陈出新,都对本土体育用品行业构成压力。
“李宁品牌服装公司宣布开始裁员,只是**块多米诺骨牌,其他体育品牌的裁员序幕或将就此拉开。”国内一家服装咨询公司的*席顾问邵立刚对记者说,2012年必然是国内运动品牌非常困难的一年,自2008年开始,体育品牌疯狂扩张市场所埋下的“炸弹”将被一个个**,体育品牌的倒春寒已来临,就看谁能挨得过去了。
业内普遍认为,疯狂扩张后的本土运动品牌目前面临一个新的轮回。高溢价的洋品牌服装耐克、阿迪达斯两大*头牢牢控制着国内运动品牌的**市场,本土品牌如何应对运动品牌“洋消费”的倾向,在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中突围是企业要思考的命题。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