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数据显示,上一年1月份到11月份在销售上是有增长,单看数值来说,这的确是不错的业绩,但是如果跟过去20年相比,这个数据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因为过去都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从众多数据可以看出,纺织行业的严寒环境还未过去,所以纺织企业都在未雨绸缪,自我调整,借鉴各省份的优点,在新的一年里展现新的规划。
河南八仙过海 降本增效
针对当前国内外棉花差价过大这一关键问题,南阳纺织集团调整产品结构,把增加非棉纤维用量、开展来料加工、扩大进口棉比例、降低成本,作为企业2013年的工作重点。一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开发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纱支,扩大高支、高密产品生产量,形成高档次生产格局。增加花色品种,扩大非棉、混纺产品生产,减少纯棉产品比重。采用先进工艺和先进纺纱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赢利空间。二是调整营销策略,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扩大来料加工,减少棉花投入风险。三是搞好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抓好用棉、用纱量、配棉单价、用电用煤等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通过以岗定员、精简高效、科学管理,提高用工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平棉纺织集团向高附加值和差异化品种调整,提升产品档次,突出特色。着重研发宽幅弹力品种、竹节品种、尼龙棉混纺,以及有机棉、再生涤和再生棉品种。围绕节能减排、提高自动化程度,在新能源利用上做文章,降低生产成本。
针对国内外棉花价差悬殊过大,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调整棉花采购渠道,大部分采用澳棉、美棉。同时,密切关注棉花市场行情变化,把握棉花采购时机,发挥企业资金优势,将棉花采购控制在最低价位。郑州四棉坚持小批量多品种,面向高端客户,生产技术难度大的差异化产品、功能性服装面料、欧美军用制服面料等。25%的机台生产利润较好的特殊产品,常规品种采用其他厂价格相对便宜的棉纱。同时,以扩大来料加工业务弥补订单不足。
江苏七点建议 破解发展难题
无锡一棉厂长李光明说:“棉纺企业寻求发展,要学会适应政策,做好转型升级。危机即机遇。企业可以依靠政策,但不能依赖政策。”无锡一棉坚持走高端路线,做高支纱,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减少用棉量,提升附加值,并通过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劳动生产力。
针对江苏纺织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给出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经济效益。一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力,利用技术进步减少用工成本,减人增效;二是提升品质,开发新品种,丰富产品类型;三是注重品牌建设,建立企业品牌信誉度;四是利用好政策环境;五是加强管理,力争管理出效益;六是做好规划,着眼全球,用国际化视角进行全球布局;七是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做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
山东三项举措 提升接单能力
“从去年7月到10月,我们服装事业部生产订单量持续增加,目前订单期已排到了今年5月,3月以前的订单已满产。”日前,山东兰雁集团服装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说。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兰雁集团服装事业部进行订单结构调整,加大了出口订单的接单能力,同时,对内销市场客户的开发持续跟进,为降低生产成本,有针对性地对干部员工进行管理培训,提升了员工素质,通过下半年的市场结构调整,一是对订单量大、价格利润大的优先安排,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交期;二是对自营订单优先安排;三是对老客户订单、返单优先保证。2012年9月以来,国内外客户的订单纷至沓来,韩国玄松、德国TCHIBO及C&A、VF、李维斯、七匹狼等知名品牌纷纷下单。目前,服装事业部订单量已超过200万件,部分交期已安排到今年年中。
吸收各省份的优点,切合实际地运用到自己身上,这样纺织企业才会越来越强大,对于棉花的提价问题,服装的质量问题,这都是要特别注重的地方,把难题一一攻破,也只有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继续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