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派女装服企欲打出品牌让衣服有自己的“灵魂”

2011-11-30来源 : 互联网

杭州卓尚服饰有限公司2号生产车间,三百多台工业缝纫机和特种专机隆隆作响,各种成品、半成品衣服有序堆放在规定位置。从这家车间生产出来的“杭派”女装,被运至其旗下“三彩”、“ibudu”这两个品牌在全国各地的近2000个销售点。 同一时间,另外一家每年要设计千余款衣服的服饰企业“禾金”,也正在积极地研发设计明年夏装新主题“青绿山水”。 在竞争激烈的杭派女装品牌之争中,那些拥有“效率”和“设计特质”的企业,往往能越走越顺。

卓尚生产车间一角,工人刘有凑正在加工一件黑底白点连衣裙的衣领,行话叫“滚边”,他前面的座位,同事李寒加工的是同一款衣服的袖子部分。刘有凑和李寒,都处在同一条生产流水线上,只是负责的工序不同,这样的流水线,2号车间一共有十条,每条都有几十道工序 一般来说,一条流水线负责一个衣服款式,工人先根据衣服款式将布料裁片,再将裁好的布料放在一个塑料筐中,这个过程叫“分料”,一个塑料筐只放一件衣服的布料量。

随后,工人将布料筐送到负责**道工序处,然后一道一道轮下去,直至一件衣服加工完成。昨天这件黑底白点连衣裙流水线,李寒负责的就是**道工序,刘有凑是第二道,接下来,还要进行侧缝、靠边等等工序。 一条流水线这个多的工序,每一道都要经过工人之手,这些工人之间怎么配合?时间怎么把握?车间主管王亮指了指流水线上方悬着的电铃:“就靠这个。”

原来,这条流水线上的工序每三分钟就要“流动”一次,时间就靠这个电铃来掌握。三分钟一到,电铃一响,那些盛衣服的塑料筐就要动一动,而在流水线的尾巴,则又诞生了一件新做好的成衣。当然,要做好工序之间的配合,光靠一个电铃还不行。“*先是工人要熟练,刚刚入厂的工人,我们肯定不会安排他上流水线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工人们能够适应这个节奏了,才可以上岗。另一方面,每条流水线都有一个组长,负责检查自己线上的工作衔接和产品质量。”王亮说,光一个2号车间,每天大概能生产2500-3000件左右的成衣,如果没有紧凑有序的操作流程,这样的产量是没有办法完成的。而在卓尚服饰,一共有十几个这样的车间,如果开足马力,**可以生产上万件衣服。

让衣服有自己的“灵魂”

而在杭州的北部康桥,另一家叫“禾金”的服饰企业,却走着和卓尚服饰“效率生产”不同的特色之路,禾金公司目前主要经营“G+BG”女装品牌,其以设计风格和舒适布料取胜,以期在中国女装中创出一片新天地。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