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内服装价格简直高得有点离谱,还别说那些大商场里的知名品牌,感觉就连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里的衣服价格都涨了一倍左右。”北京白领**(化名)对此深表无奈。
“不只是国内品牌,一些洋品牌其实也在顺势涨价。”**告诉法*周末记者,两年前John&david的毛衣打完折才几百元*,今年在北京燕莎奥特莱斯打折后都要一两千元左右。
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营销系主任任力看来,现在**商场洋品牌可谓遍地开花,而且多数价格不菲,但并非所有洋品牌都是物有所值。
据任力介绍,有些洋品牌在本土属于比较便宜的超市类商品,往往在进入中国后就被包装成了所谓的**产品;还有些知名品牌如Prada、Boss、Coach等,很多产品虽然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但销售价格可能比在其他国家的售价还要高。
“国内服装品牌提价或者较高价往往会遭受质疑乃至冷遇,在价格基本接近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会选择那些洋品牌。”在北京从事多年国内品牌服装零售业务的刘晓(化名)对此深表忧虑,未来国内服装品牌究竟该何去何从?
服装的倍率定价
看着商场内琳琅满目但又价格不菲的服装,**感叹,如今工资上涨幅度并不大,但国内服装价格的涨幅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对此,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告诉法*周末记者,与两年前相比,服装价格确实有很大的涨幅,涨幅大概在20%至40%之间。不同的品牌,针对的不同客户群体,价格涨幅也不尽相同。
那么,国内服装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朱庆骅表示,导致国内服装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人工、租金等成本的上涨。这些推高了服装制造成本,进而对终端零售价格形成支撑。
北京白领时装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付奎认为,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上涨是*基本的两个影响因素。
“今年国内羊绒类服装价格大概上涨了20%到30%,与羊毛、羊绒价格的上涨直接相关。”付奎表示。
刘晓告诉法*周末记者,服装零售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但是很多公司为了持续发展都渴望能够稳定住员工,近年来员工的工资福利等都在不断上涨。
“人工成本的涨幅大概在10%至20%左右。”朱庆骅研究员表示。
任力告诉法*周末记者,近年来商场的租金随着商业地产的升温也在不断上涨,这些都会*终反映到服装的价格上。
据刘晓透露,有的服装品牌进入商场后,由于面临着商场*大的租金、抽成等压力,会选择大幅度提高自身销售价格,有的甚至高达成本价数倍以上。
刘晓告诉法*周末记者,很多大商场的租金都比较高,有的服装品牌所要支付的商场租金甚至比它的营业额都要高,此外有些商场还会根据商家的营业额进行不同比例的抽成。
“很多商场为了保持自身收入,还会以营业额为标准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考核,如果一个品牌连续数月(不同商场规定不同)排名*低,甚至有可能会被‘劝退’出场。”刘晓表示,一些服装品牌为了不被淘汰,也可能会通过提价来“增加业绩”。
任力也告诉法*周末记者,国内服装企业大多选择倍率定价的方法,即以其成本价乘以几倍去定价,商场里的倍率相对会更高。
低价洋品牌借势起身
在国内服装品牌价格飞涨之下,**开始关注国外品牌。她惊奇地发现,一些国外比较好的服装品牌甚至比国内的还要便宜,现在的她已经开始把更多的视线转移到了海外代购。
据悉,斯密街商务咨询公司在对比了中美两国50个品牌旗下500件商品的价格后得出数据,中国出售的服装价格比美国平均贵出70%。
但在刘晓看来,现实中一些国内高价服装品牌往往并不叫座,比较受欢迎的高价服装大多数仍是一些洋品牌。
对于洋品牌高价仍备受追捧的现状,任力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担忧。
“现在有些所谓的高价国外品牌服装,其实在它们的本土就是超市类产品,本身在国外折合人民币三五百元的售价,到了中国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产品。”任力表示。
在任力看来,很多国内消费者热衷于国外品牌,但真正去过国外并了解其服装品牌的人并不多,一些洋品牌的供应商很可能利用了国内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只把自己的优势进行宣传,而回避掉自己在本国的价位。
任力认为,虽然这种产品着实是地地道道的国外品牌,但是过高的定价也是不合理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也告诉法*周末记者,她去德国的时候发现,像Only就是在德国超市里卖的牌子。
“还有一些知名品牌如Prada、Boss、Coach等,实际上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任力表示。
“其采购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都已经降低了许多,甚至都‘量贩’了,但是仍以其原产地的价格在进行销售。”任力对此颇为质疑,认为这种销售行为应该得到一定规范。
据任力介绍,国外对于产品产地的规定非常严格,要求予以清楚地标注,但就国内而言,一些商家往往在产地标注上大做文章。
任力告诉法*周末记者,比如一些品牌不写自己Made in Italy,只是写上一个Italy,说明其品牌是意大利的,但产地很可能就在中国。
“一个产品的产地不同对价格影响很大,利润空间也将差距甚远。”任力说。
国产品牌涨价的纠结
对于不断涨价的国内服装品牌,北京白领**选择了转战海外市场。据法*周末记者了解,与**心态类似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多年从事服装零售行业的刘晓也感叹,国内服装品牌涨价本就十分尴尬,不涨价利润则在不断下降,涨价了消费人群又将因之减少。
任力则告诉法*周末记者,目前经营服装行业困难很多,并不是涨价了经营者就赚*了,反倒是大家普遍反映库存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朱庆骅则对法*周末记者表示,在成本上涨、终端零售价格回归理性的情况下,服装行业利润空间有所下降,专卖店利润在40%至70%左右,商场则在60%至70%左右。
在任力看来,目前国内一些品牌在设计和质量上已经不亚于国外的一线奢侈品牌,而消费者总是盲从于所谓的国外品牌,国内品牌很难获得价格上的认可。
“同意大利、美国等品牌相比,几乎一样原料的产品,由于对方品牌运作好,管理又高效,对方以1000元价格出售很顺利,国产品牌500元都很难卖掉。”任力表示。
更让任力感到痛心的是,很多消费者实际上拿到的产品有些也是在国内生产的,只是多背了个国外产品的标志,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其实国内服装品牌人工环节的成本上涨应该说是良性的。”任力分析认为,过去我们靠的是廉价劳动力,但是现在我们的劳动力和技术在全世界来讲也已经很优秀了,理应获得更好的工资待遇。
据任力介绍,国内服装行业一度长期低价竞争,使得很多设计师和技术人员都不愿意继续从事自身行业,企业也留不住优秀的人才,因此国内很少产生世界知名品牌和设计师。
任力希望,未来人工涨上去,有更好的设计和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内服装行业的发展。
朱庆骅研究员*后表示,虽然现在服装行业并不景气,但是机遇往往产生于危机之中,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个性化需求凸显,高端定制服装有望迎来发展的机遇,注重设计、潮流、品牌化发展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